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

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

中國民間有“一龍生九子,九子各不同”的說法。說是一位龍母,生了九個兒子,這九個兒子各有各的長相,脾氣和愛好也各不相同。明代一些學人筆記,如陸容的《菽園雜記》、李東陽的《懷麓堂集》、楊慎的《升庵集》、李詡的《戒庵老人漫筆》、徐應秋的《玉芝堂談芸》等,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,但不統一。

贔屃
也稱龜趺。
形狀像烏龜,好負重。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。
人們在廟院祠堂裡,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。
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。
狴犴
又叫憲章。
相貌像虎,有威力,又好獄訟之事,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。
虎是威猛之獸,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獄的威嚴,讓罪犯們望而生畏。

螭吻
也叫鴟吻、鴟尾、好望,等。
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,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,也喜歡吞火。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,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,虯尾似鴟鳥,也就是鷂鷹,能噴浪降雨,可以用來厭闢火災,於是便塑其形像在殿角、殿脊、屋頂之上。
 
椒圖
形似螺蚌,好閉口,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舖首上,或刻畫在門板上。
螺蚌遇到外物侵犯,總是將殼口緊合。
人們將其用於門上,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,以求安全吧
 
囚牛
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,好音樂。
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,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,彝族的龍頭月琴、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。

蒲牢
形狀像龍但比龍小,好鳴叫。
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,平時最怕的是鯨魚。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,蒲牢就大叫不止。
於是,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,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,以其撞鐘,求其聲大而亮。
 
饕餮
形似狼,好飲食。
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。
由於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,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。
饕餮還作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,稱作饕餮紋。

狻猊
又稱金猊、靈猊。
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,所以形狀像獅,好煙火,又好坐。
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采。
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,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,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。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"無畏的獅子"之喻,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,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。

睚眥
相貌似豺,好腥殺。
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。
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,所謂“一飯之德必償,睚眥之怨必報”。
報則不免腥殺,這樣,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